“六一儿童节”又到了,现在的小孩子们一年之中除了春节,就属儿童节最开心了吧?
“儿童节”也是现代才出现的世界性节日,虽然古代孩子们没有“六一”,但它们却能获得“多倍快乐”!
六一儿童节怎么来的
“国际儿童节”与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大屠杀有关。
1942年6月10日,德国人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所有1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及全部婴儿,受害者超170余人。随后法西斯将妇女与104名儿童押往集中营,然后一把火将村庄变为灰烬。
这104名儿童,最终大多数在波兰的切姆诺毒气室被杀害,只有少数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幸免于难,被送往德国人的家庭中。二战结束后,妇女们从集中营回到村子,才发现他们的孩子们不是被杀害就是失踪无法找回。
最后只有17名当时处于婴儿的儿童被找回,可是他们受过日耳曼化的教育,已经不会讲捷克语了。
因此,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及所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们,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把每年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而在我国,也自1949年建国之后,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为14周岁以下孩子们的节日。需要注意的是,香港和台湾的儿童节为每年4月4日。
实际上很多国家儿童节时间是不一样的,全世界只有40个左右的国家在过“六一”儿童节,主要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古代的四个“儿童节”
现代国际儿童节在1949年才出现,虽说在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儿童节,但是很多节日都有专属于儿童的活动,可以说是无节胜有节。
上巳节
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可谓是一年中第一个儿童节。也叫女儿节,三月三,据说是皇帝的诞辰,也叫春沐日。
《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古代上巳节的真实写照。
所以,上巳节的主题就是春游、踏青,而出去玩无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蹴鞠,玩水、野炊、捕蝴蝶、放风筝,玩得不亦乐乎。
端午节
到了夏季五月,端午节也可以说是“儿童节”之一。
在古代,端午节也叫做“男童节”,目前日本仍延续这一节日。
端午节这天的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和赛龙舟,当然孩子们也不能闲着。
小孩们胸前挂着糯米粽子,胳膊上会系上长命缕,佩戴香囊或五毒符。大人们在赛龙舟,小孩们则成群结队在河边放纸船,斗草戏,一起度过这最开心的时刻。
中秋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吃的东西也多。到了中秋节,有小孩子最喜欢吃的月饼,民间也有各种游赏性质的活动,走亲访友间还能与小伙伴们一起愉快地玩耍。
有些地方还有着熬夜的习俗,认为睡得越晚越长寿,这也成了孩子们疯玩的理由。
春节
春节放到现在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古时候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放鞭炮,吃糖果,晚上逛庙会,看龙灯,孩子与大人们一起,沉浸在节日喜庆的心情中,享受童真的乐趣。
因此在古代,虽然没有儿童专属的节日,但这些能使孩子们快乐的节日并不少,不用在乎是不是“儿童节”,开开心心度过童年就好。顺便在此祝所有大小孩子们儿童节快乐,愿你们永远保持童真,声声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