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夫妻”为什么要“结发”?何为“结发”?

2024-05-25 87 0

人们说“结发夫妻”,现在多用来指“原配”,“结发”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人的头发合在一起。那么古人结婚时为何要结发呢?结发的意义在哪儿?

“结发”,汉朝以前本意为成人礼上的一个步骤。古时候无论男女都是留着长发的,但是在成人之前只能束发,也就是将头发简单地束起来。

男子年满20岁即可进行成人礼,也就是“冠礼”,需要将束发盘成发髻,再戴上帽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结发”。“结发”之后就代表成年了,到了成家的年纪。

唐宋时,传统结婚习俗中也增加了合髻这一个环节,也就是将两人一缕头发束在一起,即为“结发”。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有记载:“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杈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

两位新人在喝交杯酒前,各自剪下自己的一小束头发,将其相互缠绕起来,作为婚姻结合的信物,寓意着两人永不分离,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也是对两人爱情的期盼与保证。

古人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如果有三妻四妾,也只有第一任妻子才能叫结发夫妻,也就是原配夫人。

可见头发在古代还是非常重要的,于是看似简单的结发,古人也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身体上所有头发与每一寸皮肤,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一定不能有任何损伤,爱护自己的同时也就是敬爱父母。

比如曹操“割发代首”,就是割掉头发代替杀头。

古代人们都留长发,头发固然重要,但还是会剪,不过并不是如今剪头发一样剪个什么造型,而是头发乱了之后自己简单修整一下,也就是非常基础的小修剪。

而古时候也有将头发剃掉的情况发生,或是看破红尘剃发为尼,或是为爱殉情断发绝念。

此外,割掉头发也是一种刑罚,叫做“髡刑”,所以后来的和尚也叫“髡人”。

髡刑在周朝时已有,是一种比较轻的处罚,虽然不疼不痛,但是极具羞辱感,用来针对那些达官显贵。

比如《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因马谡丢街亭而受牵连,就被诸葛亮执行了髡刑而逐出军营。

所以,正因为头发在古代的重要性,“结发”才具有特殊的意义,爱情才有了美好的象征。

相关文章

为什么用“打鸡血”来形容精神好?“打鸡血”真能让人兴奋吗?
鼠标指针的箭头为什么不设计成垂直的?
象棋中“将”和“帅”为何不能碰面?
下雨天睡觉为什么格外的香?
“打油诗”打的是什么油?酱油或是菜油?
为什么除“心”以外,身体器官都带“月”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