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煮青蛙,后知后觉”,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句俗语。意思是如果想要把活着的青蛙煮熟,不能直接放在烧开的水里,这样青蛙会立马跳出锅来,而放进温水中慢慢加热,青蛙就会被渐渐升高的温度烫死。
这句话告诉我们,往往过于舒适的环境下会放松戒备,但却隐藏着致命的危险。当发现环境的细微变化就必须要作出改变,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温水煮青蛙到底靠不靠谱?青蛙真的会笨到在温水里等死吗?
煮蛙效应
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曾在十九世纪末进行了一次著名的青蛙实验,实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将一只青蛙放进烧开水的大锅里,看青蛙对沸水的反应,结果青蛙一接触到沸水便立马窜了出去。
接着实验者们又将青蛙放进装满凉水的锅里,刚放进去时青蛙在水里自由的游动,就像在池塘里一样。随后用小火对锅里的水进行慢慢加热,由于温度上升得非常慢,适应了环境温度的青蛙并没有跳出去。当温度慢慢升高后,青蛙感觉到烫想要逃跑时为时已晚,已经没有了行动能力,只能被烫死在锅里。
通过以上实验,实验者们便得出结论,青蛙在沸水中由于内外温差大,受到剧烈刺激拼了命的逃窜出去。而第二次温度虽然在不断变化,但身体也在慢慢适应,当感觉到不对劲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得无奈地困在锅里。
这便是“温水煮青蛙”。
实验告诉我们要有危机意识,不能在安逸的环境里坐以待毙,虽然对世人有着极具教育意义的警示作用,但是后人们通过再次试验,发现实际情况却跟实验结果大不相同。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动物学教授霍奇森也做了这个实验,他将青蛙放入冷水中,使用每分钟1.1℃的加热速度来加热。结果发现,到了一定温度以后,青蛙还是会开始躁动不安,试图逃离这个变热的环境。
说明青蛙也不是傻子,当环境温度达到不可忍受的地步还是会想办法逃跑。
另外在2014年3月份,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郑宇等四名学生也专门做了这一实验。
他们首先在烧杯中加入20℃的冷水,然后将青蛙放进烧杯加热。结果发现当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会从烧杯跳出来。
当烧杯水量为440毫升,青蛙平均跳出的温度为30℃,而水量在800毫升时平均的跳出温度为32.8℃。
根据以上的实验结论,不得不说“温水煮青蛙”是一个不成立的事实。当然,同一种实验不同的时间地点,也许会影响实验的结论,导致有人认为是真的,也有人认为是假的。
无论真假,“温水煮青蛙”的寓意是正能量的,教导人们要学会居安思危,不能在顺境中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