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鱼”中为什么没有鲤鱼?

说到“四大家鱼”,相信钓鱼佬们对它们是非常的熟悉了,它们分别是“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统称为“青草鲢鳙”。

图片[1]-“四大家鱼”中为什么没有鲤鱼?-有趣冷知识

但是除了这四种鱼,还有“鲤鱼”和“鲫鱼”也是咱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鱼类,加上这两货,人们也把这六种鱼叫做“六大鱼类”。那为何同为鲤科的鱼类,仅有“青草鲢鳙”被称为“家鱼”?

当然,“家鱼”的概念是相对于野鱼来说的,家鱼也就指人工饲养的鱼类。

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人们就开始对鱼类进行人工饲养,比如在水塘里面,通过灌溉及排水系统来控制水塘的水位和水质。

图片[2]-“四大家鱼”中为什么没有鲤鱼?-有趣冷知识

而到了周朝,人们就开始使用饲料等人工喂养的方式来提高鱼的生长速度以及品质。《诗经》中就曾记载了周文王曾看到鱼塘饲养的鱼欢快跳跃的情景:“始于灵台,经之营之……..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春秋时期越国的实业家范蠡晚年发展养殖业养鱼,还写成了《养鱼经》这本著作。细看其内容,发现所描述的养鱼经验全都是针对鲤鱼的。

事实上,从商末到唐初,鲤鱼一直是人们广泛饲养的对象,包括于1965年陕西汉中曾出土的陂池模型,池底六尾鱼全部为鲤鱼。既然如此受人喜爱,那鲤鱼为何被置于“四大家鱼”之外?

这就牵扯到唐朝的原因了。

图片[3]-“四大家鱼”中为什么没有鲤鱼?-有趣冷知识

到了唐朝,因皇帝姓李,因此“李”为国姓。而“鲤”与“李”谐音,于是作为皇族的象征,全国百姓都需要避讳“鲤”。

唐律规定,不仅不能捕获鲤鱼,还不能吃,不能售卖,抓到鲤鱼必须放生,发现售卖鲤鱼就得挨六十大板。

由此可见,生活在唐朝的鲤鱼是多么的幸福!

图片[4]-“四大家鱼”中为什么没有鲤鱼?-有趣冷知识

既然规定鲤鱼不能吃了,那吃其他鱼总行吧?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人们就只有重新寻找适合养殖的鱼类来取代鲤鱼。

人们发现,“青、草、鲢、鳙”这四种鱼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合人工养殖,肉质也较为鲜美细嫩,适合各种烹饪方式,于是就将它们合在一起称为“四大家鱼”。

到宋朝时,人们已经有成熟的经验将四大家鱼混合养殖,作为餐桌上的主力军一直至今。

图片[5]-“四大家鱼”中为什么没有鲤鱼?-有趣冷知识

至于鲫鱼,由于其个体较小,且生长速度太慢,虽然肉质还算不错,但野外分布也较为广泛。所以人们食用鲫鱼的历史虽然悠久,但相比其他几位,鲫鱼还是算不上“重量级”的选手呀!

© 版权声明
THE END
<< 要么点赞 ▪ 要么分享 ▪ 要么滚蛋 >>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