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是如何成为了“冒牌货”的代名词?

“山寨”一词好像流行于十几年前的网络上,用来形容各式各样的盗版货,跟着手机行业还诞生了“山寨机”等词。

图片[1]-“山寨”是如何成为了“冒牌货”的代名词?-有趣冷知识

如《爱情公寓》中,吕子乔总是用着一款山寨手机,那句“美国有苹果,中国有菠萝”的开机铃声想必大家也牢记于心吧。那为何“山寨”会成为抄袭、复制的代名词呢?

图片[2]-“山寨”是如何成为了“冒牌货”的代名词?-有趣冷知识

山寨一词最早形容在山上安扎的寨子,也就是指穷地方,穷寨子,穷人们在山上住的地方。

后来在《水浒传》中,里面描写绿林好汉在山林中安营扎寨,在山上设置有人防守的武装据点,还设有围墙或者栅栏防止外人进入,山寨这才被赋予了反叛、不遵纪守法的含义。

图片[3]-“山寨”是如何成为了“冒牌货”的代名词?-有趣冷知识

而“山寨”成为假冒产品的代名词则最早来自香港。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正是经济起飞的时候,轻工业比内地发达,很多生产轻工业产品的小作坊开在山坡上的木屋内。

由于这些“小工厂”设施非常简陋,所生产的产品也大多是抄袭正规大厂的三无产品,因此人们也就根据小工厂们位于山坡上的地理位置,戏称它们为“山寨厂”,生产的产品也就成了“山寨货”。

图片[4]-“山寨”是如何成为了“冒牌货”的代名词?-有趣冷知识

在粤语中,“寨”本身就是一个含有贬义的称呼,用来指经营场所。

比如李嘉诚曾在1950年的香港开了一家名叫“长江塑料厂”的小型工厂,专门生产玩具和生活用品,当时就属于山寨厂之列。

后来,这种叫法逐渐传播到内地,特别是在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中,人们将“山寨”用来形容那些靠抄袭手段发展起来的工厂或企业。

而山寨真正的走向全国则出自深圳。

华强北很多人都听过,被称为国产版的“硅谷”,也是一二十年前的山寨机“大本营”。

图片[5]-“山寨”是如何成为了“冒牌货”的代名词?-有趣冷知识

因当时的功能机构造简单,大部分手机功能都差不多。而华强北也有着一套完善的电子产业链,山寨机的零件大到屏幕,小到一个键盘按键在华强北都能找到,制造商们只需要简单加工一下手机的外观,就能生产出自家的手机,并且价格低廉。

在地理位置上,华强北也紧邻香港,自然而然也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手机批发中心。

因当时的山寨手机背后都印着“Made in SZ”,就是深圳制造的意思,“SZ”也与“山寨”的首字母相同,久而久之这类手机也被喊成了“山寨机”。

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广泛传播,“山寨”一词也变得人尽皆知。

不过,后来智能手机的兴起,山寨手机也就渐渐没落,只是在历史上留下华强北的神话。

图片[6]-“山寨”是如何成为了“冒牌货”的代名词?-有趣冷知识

而如今,生活中的山寨产品也数不胜数,如被网友们津津乐道的“康帅傅”方便面、“雷碧”汽水等,真是让人防不胜防,欲哭无泪啊!

© 版权声明
THE END
<< 要么点赞 ▪ 要么分享 ▪ 要么滚蛋 >>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