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为什么都要干杯呢?

2024-07-06 74 0

酒杯装的是酒,但传递的是快乐。喝酒“干杯”是酒桌文化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国内听到“干杯”或是国外的“cheers”,人们都会将酒杯相碰,起身一饮而尽。

 

那么,为什么喝酒前要“干杯”呢?是怕对方不喝吗?

最早在周朝时期,酒为“圣液”,为祭祀时使用,有着“以乐助酒”的习俗,而私人则严禁宴请。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地处靠西北,受游牧民族影响,使用“缶”盛酒,而“缶”还是乐器,喝到高兴时就“击缶”取乐。秦统一天下后,“击缶”这种随意且简单的习俗便在酒桌上流行开来。

后来人们以杯代缶,延续着“击缶”的习俗,这也便是“干杯”的由来。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保留此习俗,以展大秦国风。

另外,也有人认为干杯来自对胜利的庆祝。

据说在古代每次打完胜仗,将士们都会击掌庆祝。而在庆功宴上,他们双手需要一手扶剑一手执杯,无法击掌,于是便用手中的酒杯相碰,以示喜悦。

还有一种说法是源自人们的相互信任。

在春秋时期,人们吃饭都采用分餐制,为一人一案。各国之间的使臣也相互往来,饮酒时为了表示友好,同时让对方看到自己并没有暗藏武器,于是人们右手执杯,伸直与肩齐,互祝酒辞后一饮而尽。这也被叫做“扬觯”或“杜举”。

而宋朝之后渐渐盛行“围餐制”,人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步,于是“扬觯”便演变为“碰杯”!

而在国外,不同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干杯原因。

比如在中世纪的古罗马,上流社会的贵族们喜欢用毒酒来消灭对手,在普通老百姓之间也常常会开展摔跤竞技,为了赢过对方,也会在酒杯中暗自下毒。

因此在与不信任的人喝酒时,就会用力地与对方的酒杯相碰,将自己酒杯中的酒洒到对方杯子里。

没想到的是,这种“同归于尽”的喝法会流传为一种饮酒礼仪。

 

但在古希腊,干杯又是一种浪漫的喝法。

古希腊人认为,喝酒是五官一起享受的过程。鼻子可以闻到酒香,嘴巴舌头能尝出酒味道,眼睛能看到酒的颜色,唯独耳朵啥也捞不着。

于是在喝酒之前碰响酒杯,让耳朵也听个响,一起感受这愉悦的时刻。

当然,不管是来自哪种说法的干杯,如今都是世界各地饮酒习俗的一部分!

那么,这么多干杯的说法,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呢?

相关文章

为什么用“打鸡血”来形容精神好?“打鸡血”真能让人兴奋吗?
下雨天睡觉为什么格外的香?
“打油诗”打的是什么油?酱油或是菜油?
鼠标指针的箭头为什么不设计成垂直的?
象棋中“将”和“帅”为何不能碰面?
南北极气候差不多,为什么只有南极有企鹅?